服務熱線
13328675156
近日,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《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(2018-2020年)》和《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2018年工作計劃》,提出到 2020 年底,初步建成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和產業體系的總體目標。
根據《國務院關于深化“互聯網+先進制造業”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》,2018-2020年是我國工業互聯網建設的起步階段,對未來發展影響深遠。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,推動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。
1、互聯網+
“工業互聯網”(Industrial Internet)——開放、全球化的網絡,將人、數據和機器連接起來,屬于泛互聯網的目錄分類。它是全球工業系統與高級計算、分析、傳感技術及互聯網的高度融合。
工業互聯網下的“互聯網+”,是創新2.0下的互聯網發展的新業態,是知識社會創新2.0推動下的互聯網形態演進及其催生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。
工業互聯網將有力推動互聯網、云計算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,是構筑智慧企業大腦,實現企業數字化、智能化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。
通俗的說,“互聯網+”就是“互聯網+各個傳統行業”,但這并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,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,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,創造新的發展生態。它代表一種新的社會形態,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,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、社會各域之中,提升全社會的創新力和生產力,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。
每一個社會及商業階段都有一個常態以及發展趨勢,“互聯網+”提出之前的常態是千萬企業需要轉型升級的大背景,后面的發展趨勢則是大量“互聯網+”模式的爆發以及傳統企業的“破與立”。
2、各方的理解
官方版:“互聯網+”代表一種新的經濟形態,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,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,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,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。
——來自《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“互聯網+”行動的指導意見》
騰訊版:“互聯網+”是以互聯網平臺為基礎,利用信息通信技術與各行業的跨界融合,推動產業轉型升級,并不斷創造出新產品、新業務與新模式,構建連接一切的新生態。
——來自《關于以“互聯網+”為驅動,推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建議》
阿里版:所謂“互聯網+”就是指,以互聯網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術(包括移動互聯網、云計算、大數據技術等)在經濟、社會生活各部門的擴散應用過程。
——來自《阿里研究院互聯網+研究報告》
百度版:互聯網+計劃,我的理解是互聯網和其他傳統產業的一種結合的模式。隨著中國互聯網網民人數的增加,使得互聯網在其他的產業當眾能夠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力。過去一兩年互聯網和很多產業一單結合的話,“Duang”就會變成了一個化腐朽為神器的東西。
——來自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新聞中心時李彥宏答記者問
以上是各方對“互聯網+”的定義,大致都差不多,都是將互聯網創新技術應用于傳統行業,從而帶來新的產業增長點。
3、工業互聯網特點
(1)設備聯網
(2)數據通過聯網匯聚在一個平臺上
(3)利用平臺上數據形成智能,創造價值
(4)在平臺上形成生態
(5)向服務轉型。
在未來的商業中,通過平臺匯聚,打通各個行業,實現產業融合的最終目標。
4、未來方向
互聯網不僅僅是一個工具,也不僅僅是一個產業,而是工業革命后一次重大的技術革命。互聯網將快速顛覆眾多的傳統行業。
互聯網+的起點,就在于任何一個商業行為能否上線。在互聯網時代,一個企業的業務流程是否在線,有多少環節在線,核心環節是否在線,決定了它的生存空間和發展前景。
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“加快建設制造強國,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,推動互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”。國務院印發《關于深化“互聯網+先進制造業”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》,為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指明了方向。
5、iSee與工業互聯網的交集
傳統行業的改造已經勢在必行,面對“工業互聯網”的潮流,iSee從一開始就致力于打造面向工業互聯網、智能制造、物聯網的廣域管控一體化平臺,是面向未來發展進行規劃、設計的廣域管控平臺。iSee已經結合工業互聯網技術應用到行業之中,打造智慧未來,實現“一個平臺,一個網絡,萬物互聯”的目標。